|本文節錄自上下游

記者/林怡均 攝影/林怡均

 

過得好、吃得好,就是對自己好,這是曾彥翔對「綠色生活」的詮釋。為實踐環保綠色生活,17年前,他辭去電腦工程師工作,陸續開設資源回收場、二手物品販賣店,後來發現支持友善環境農業也是綠色生活的一環,為順應外食趨勢,他在台南市新營區開了「均食堂」,打造屬於在地人的社區餐廳。

店內菜色為家常菜,菜單遵循「原始人飲食」的原則,食材當季且不過度烹調,九成來自台南在地的七家農場,運氣好可能還會吃到新奇食材,例如:紅龍果花和蘋婆,動物蛋白部分則以無抗飼養的小型魚類、雞蛋及豬肉為主。料理的平均定價落在「最低時薪」,力求讓人人都吃得起。另外均食堂也處處力求環保,來客外帶便當,可在店內留下專屬便當盒,每次來店循環使用。

均食堂的堅持,在2021年及2022年分別榮獲綠色餐飲指南的「最佳外帶設計獎」以及「最佳有機友善食材獎」。而對熟客來說,無論是否獲獎,均食堂都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。

➤ 閱讀全文 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