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張媽媽有機竹筍園】
<純樸農家,結緣竹筍>
我先生是世代純樸務農家庭的兩兄弟之一,公公認為樹大要分枝,所以每人分得將近兩千坪的土地。本來田地是種米、蔬菜跟水果,但後期因為種竹筍較易收成通通改種竹筍,我在孩子大了之後也開始種竹。
<農打竹筍,用心摘培>
在夏天盛產時,每天我先生半夜兩三點起來打竹筍,整理一簍一簍後騎著機車載到市場賣,有時市場竹筍多的時候就賣不到好價錢,有時市場好的時候,一下子就賣完可回來。而我先生又要忙著整理剛剛打出竹筍的洞,把泥土填回去等日後再生出竹筍出來。這時也才剛剛天亮,一身汗臭味,簡單清洗一下又該去上班了,每天做同樣的工作。有時半夜起來打竹筍還會看到蛇在動,不知是蛇怕我們還是我們怕蛇,這樣的生活在農家算是家常便飯,沒什麼可怕。
<在職進修,踏入有機>
我賣完竹筍,回家無事可做非常清閒的過日子,也因為小孩長大,中午就參加社團,如農會家政班、研習班、義工等,而層面也漸漸擴大,知識也廣,資訊也豐富,再加上考證照,如中餐、西餐、烘培,也因為上課期間接觸到有機農業,才決定去了解,開始報名參加了縣政府有機研習課程。
<有機休閒,枕山第一>
當初我做有機竹筍拿到市場去賣,有八成的消費者認為我是傻瓜才去種植有機竹筍,人世間也因為有一群傻瓜種植有機蔬菜,客人才有口福享受。而在八九年農委會鼓勵農民做休閒農業,宜蘭縣就成立休閒農業區,而我是其中一員。休閒農業也因為有各行各業,大小的農場結合而豐富,因為我的堅持,才有今天的張媽媽有機竹筍園。
<一路跌跌撞撞,從中學習>
張媽媽有機竹筍園從非常簡陋的場地-豬舍,到目前蓋出一間可以請客,也可以體驗DIY,也可以坐下來上課、聊天的場地,是因為我的堅持,可以讓遊客無負擔的享受一頓不論涼拌、煮湯、炒、燴、燉皆可的有機竹筍餐。